新興城市家庭教會成中國福音運動主導力量

劉同蘇牧師談中國家庭教會現狀系列報導(一)
2010 七月 17日, 星期六 21:26

2000年左右海外基督使團出版的《中國基督徒數百萬》(China\'s Christian Millions)、2003年《時代》周刊記者大衛‧艾克曼(David Aikman)所寫的《耶穌在北京》(Jesus in Beijing)、2005年「中國伙伴」創辦人林明膽牧師(Rev. Werner Burklin)的《耶穌從不曾離開中國》(Jesus Never Left China)等多本英文著作記錄中國當時已經在發生著的屬靈復興和基督教的蓬勃發展,讓世界——尤其也讓很多中國人自己——看到上帝在中國這片廣大土地上的巨大作為,特別是其中所展現的中國家庭教會的復興更是引人注目。

而如今,五年、十年過去之後,當下的中國福音運動情況又是如何?與當時相比,是否亦開始展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新的特徵?又面對著來自教會內部和外部怎樣的挑戰和困難?如今中國各地的家庭教會又展現著怎樣的情形,在河南、安徽、溫州等人們傳統印象中家庭教會迅速發展的這些地區,家庭教會是怎樣的一副景象,而其他一些家庭教會新興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又呈現怎樣的景象?面臨廣大的中國禾場,又如何實現中國福音化的異象?

針對這些海內外華人教會都普遍關心的眾多問題,本報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家庭教會領袖之一劉同蘇牧師,逐一對這些情況進行介紹和分析。劉同蘇牧師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1991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研究歐美法哲學,在其過程中在上帝奇妙帶領下信主,後在1993年正式受洗,後進入耶魯大學神學院深造,1997年神學院畢業後先後在多間教會牧會,現任美國北加州灣區山景城基督教會的主任牧師。

Like Us on Facebook

同時,劉牧師亦經常在中國多個城市講道、培訓同工、調查教會現狀等,關注中國家庭教會發展多個議題,對中國家庭教會合法登記問題有很多研究。在2008 年11月中國官方首次舉辦的家庭教會專題研討會中,他曾被邀請作為家庭教會代表之一就家庭教會登記等問題發表意見。

過去十年新興城市家庭教會興起 並成為主導力量

劉同蘇牧師首先從整體上介紹當下中國教會的第一個特點,也可以說是在過去十年來中國福音運動與之前相比的一個顯著變化,即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的興起。

他說,如果和過去傳統的家庭教會進行對比的話,會很容易發現這一顯著變化。過去教會的規模比較小,而且成員多是邊緣群體和弱勢群體,如長者、殘障人士、低收入人士、受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群等。他回憶說,在當時如果在教會遇到一個受很高教育水平、文化知識水平都很高的年輕人信主的話,人們常常會說這個年輕人:「你腦子沒有毛病吧?有知識、有文化、有青春....為什麼要信基督教呢?」過去的意識裡面,好像是只有老年人、沒有什麼知識水平的人才信耶穌,但是如今已經很不一樣。他曾在2007年的時候調查了65個北京地區的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發現會友中75%是30歲以下的,而且文化知識、受教育水平都較高,70%以上受大專教育,基本是城市白領階層。「這是很大的變化。」劉牧師評論說。

除了這個之外,新興城市家庭教會在教會結構、牧養方式、神學理念等很多教會的有形方面也與傳統的家庭教會有很多不一樣之處。「這個變化非常重要。」

劉牧師還表示,他認為當下不僅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的興起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現象,而且也成為了「中國家庭教會的主導力量」,並且也是「整個中國福音運動的主導力量」。新興城市家庭教會不少方面都成為其他一些教會的學習和借鑒,他舉例說,一些新興城市家庭教會邀請國外一些著名的講員間接影響了一些三自教會邀請這些講員講道。

他表示,雖然現在按數量上說新興城市家庭教會還不能說是主流,但可以看到很多教會都在學習和借鑒他們的模式,比如現在一些省市的教會在陸續學習北京城市家庭教會的模式,他稱之為「智能型的引導」,即主要是從教會的模式和發展方式上的引導,這都體現了新興城市家庭教會對「整個中國福音運動」的影響力。

過去十年新興家庭教會崛起的三大原因

而為何在這過去短短的十年間會出現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的崛起呢?劉牧師分析說,這與過去十年來中國所發生的都市化進程有莫大的關係,上帝藉著中國都市化的進程來促成了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的復興。他回顧過去中國幾十年來所發生的鄉村家庭教會的復興等多次教會的發展說:「每一次發展中,神都準備環境,我們只是盡了當盡的事,家庭教會的發展是神的恩典,而不是我們奮斗的結果。」

外在條件:都市化帶來的外在富裕凸顯人內在的貧乏,帶來巨大的福音需要

具體到此次的城市化,劉牧師介紹說,它並非一個簡單的城市建設的重復,「它是現代意義上的城市化,是伴隨著工業化產生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等很多方面的改變」,而「工業化、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一些地方短期內造成很多的物質財富,於是都市化就造成了城市家庭教會興起的一個環境,都市化也造成了人們巨大的福音的需要。」為何如此呢?並非人們一般所以為的「人富了就想要福音」,其實現實是很多時候人們富了之後最先容易想要犯罪,但為什麼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富裕所伴之而來的卻是「對福音的巨大需要」呢?

劉牧師分析說,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都市化是一個「巨大的轉軌期」,「以前沒有錢,現在一下子富了。人是不會自己尋找神的,人一定會在一個轉軌的時候才去尋找神。外面富的時候就顯出內在的貧窮——反向貧困。」

「本來外面窮的時候還不意識到裡面的貧窮,而突然外面富裕的時候,人突然意識到自己裡面的精神貧乏。以前外面窮的那個時候要支配的東西很少,那個時候那個內在的東西也足以讓你支配外面的,它和你裡面的貧乏是平衡的,但是當外面變得富有了,你裡面的貧乏就顯出來了。」

劉牧師舉出不久前所舉辦的世博會,世博會所做的展覽環境很好,但是進去其中的不少人卻仍舊吐痰,這讓平時好像不是很明顯的內在的修養問題在外在環境變好時更加凸顯出來。都市化也是如此,外在的物質富裕「顯出你裡面的貧乏」,「這是在一個客觀條件中,神所預備的一個條件。」

「這是一個間接的條件,都市化帶來最大的是顯出了內在的貧乏,顯出了對福音的需要。」劉牧師總結說:「看過去20年中國教會的歷史,基本上是哪裡文化繁榮、經濟繁榮,哪裡福音就繁榮。」他說,除了南方的城市廣州之外,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而廣州為何沒有遵循這樣的規律呢,是「因為它都市化太早了,當時中國福音運動還沒有復興起來。」

當處於轉軌時,有軌道可以滿足你內在的需要,那麼就會走上這樣的軌道,但是當時面對富裕起來的廣州,還沒有復興起來的中國福音運動沒有滿足這一的福音需要,使得這個城市選擇了其他的東西來滿足這一的需要。而在廣州之後,伴隨著都市化的普及和福音運動的復興,很多大中型城市如北京和其他東部沿海城市等都陸續上演這樣的現象。

「現在我們可以預測,福音在成都和重慶也將會興旺起來,因為那裡馬上會有經濟特區、物質的繁榮之後福音會興旺,因為有來自內部貧困的挑戰。」

內在條件之一: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繼承了過去50年傳統家庭教會的生命本質

除了都市化所帶來的巨大福音需要這個客觀條件之外,還有一個主觀原因,即「還要有一個東西能滿足這個需要」,而能夠滿足這個需要的就是新興的城市家庭教會。

「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為什麼能夠滿足這個需要呢?」劉牧師分析說,「第一是它繼承了傳統的家庭教會的十字架的基本精神。在過去50年裡面,傳統家庭教會一直在逼迫條件中不斷的堅守信仰,使它塑造了一個可以抵御外面的進攻的信仰。」這使得其能夠在適應外在的環境的時,還能持守自己寶貴之處,「如果只是適應那就完了,但是你適應的同時還能保持你不會改變,這是真正在經歷自己破碎和摆上之上所形成的教會傳統。這使得它在這個都市化改變中有自己的生命特質的秉持。」

內在條件之二:新興城市家庭教會藉著都市化實現和普世教會的接軌

「但是如果只是靠這個的話,那只會是傳統的城市家庭教會,那麼怎麼又會是新興的呢?」這來源於第二個原因,即伴隨著都市化與國際的接軌,「城市家庭教會和普世教會的接軌」。都市化其實是從西方來的,是西方文化進入到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是中國與國際的一個接軌,這也涉及到「城市家庭教會和普世教會的接軌。」

「因為上個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家庭教會在有形的方面(教會結構、牧養模式、神學思想等)和大公教會的聯系中斷了。」劉牧師說,雖然這造成了中國教會在教會結構和牧養方式上很多欠缺,不過「這也是有神的美意的,使得中國教會更加依靠聖靈和聖經,而且依靠中國的實際情況創造出了中國傳統的家庭教會,它和大公教會的生命本質是一樣的。」

他說出這個前後之前的明顯對比,「在傳統家庭教會興旺之前,很多國人認為基督教是洋教,但是現在很多人不認為這樣了。」因為農村家庭教會興起的時候,很多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成為了基督徒,「很多人改變了觀念,不認識基督教是洋教了。」

「本土化的代價是使我們失去了對大公教會有形的借鑒,所以在教會結構等很多方面有缺陷。」但是「本土化是很有必要的」,劉牧師評價說,過去這50年很有必要的本土化塑造了中國教會的特色,也使得眼下的都市化過程中在自己特色的基礎上去學習和借鑒大公教會在教會結構等有形方面,「先特色化然後再接軌,否則只是把大公教會的東西搬過來,還是用他們的。」

而在城市化進程與國際化接軌中,教會藉著城市化的挑戰,在過去50年所建立起來的信仰生命的根基上,也「很好的借鑒了大公教會的有形方面」,「在神學思想,教會機構和牧養方式上與大公教會有很多很好的接軌」。

正是由於都市化所帶來的人們對福音的巨大需要,以及新興城市家庭教會自身在生命本質上對傳統家庭教會的繼承、面向普世教會在有形方面的接軌,使得新興城市家庭教會在過去十年間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特別是在北京以及東部沿海等不少大中型城市當中,逐漸成為了中國福音運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之一。

不過劉牧師指出,「雖然新興城市家庭教會是主導,但是並不是是福音運動的全部。」他認為,除了這一支之外,農村傳統家庭教會和民工教會是另外兩支主要的「進路」,他亦對這三支進路逐一進行了介紹與分析。

本報會繼續對此進行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劉同蘇牧師談中國家庭教會現狀系列報導

(一)新興城市家庭教會成中國福音運動主導力量

(二)中國福音化從都市至農村 各類家庭教會的角色與互動

(三)中國家庭教會當下面臨的六大內外挑戰

(四)中國家庭教會深度談:溫州、北京和上海

(五)中國家庭教會深度談:天津、厦門、成都及江浙城市

精選